人到中年才会接受命运的严苛审判和社会的残酷检验
中年落魄是人生常态。
因为人到中年才会被命运审判,被社会检验,而检验的不是人品,更不是道德品质有多高尚,而是实实在在的检验经济实力,检验你的影响力,你的能量有多大。
检验你手中掌控生产资料的多寡,资源的多寡,掌控资源的稀缺度,检验你支配和调度社会资源的能力,检验你的经济实力,你自身的能量高低,以及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解决事情的能力等等。
曾国藩考上进士后,又通过殿试考入庶吉士后,他所在县的县令一看到喜报,饭都顾上吃,立刻火速八百里加急从县城窜到他家乡下,热切慰问恭喜曾国藩家人。
县令叫曾国藩父亲是“老太爷”,叫曾国藩弟弟们是“兄弟”,一时间亲热的简直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一般。
要知道曾国藩他爹的水平和范进一样,考了24-27年、在43岁时才考上秀才,和儿子曾国藩一起考中的,当时还是个“酸秀才”。
至于曾国藩几个弟弟,论考试都不如大哥,没一个考上秀才的,老九是曾国藩去京城后,找钱找关系捐了个监生(秀才身份)。
可即使是面对一个老秀才和一堆平民,当地掌权的县太爷又是敬称“太爷”又是平辈叫兄弟。
之后,曾国藩利用庶吉士的身份,帮湖南一个地主打官司(干扰司法),只是给这个县的县令写了封信,当地县令火速给地主把官司搞定了,曾国藩收了该地主140两银子酬劳。
在曾国藩当上大官之后,老家有个远房亲戚打官司输了,去京城找曾国藩。
曾国藩根本不提该案件,就让亲戚吃好喝好呆着。自己哪天遇到与执掌湖南的大官吃饭的机会,让他们都在扇子上题词署名,文人风雅嘛。
最后自己题词署名,并让一头雾水的亲戚将这把扇子拿走,给当地县令看看。
亲戚以为曾国藩不帮忙,很生气的回家了,但是扇子还是拿去给县令看了,县令一看那些名字,立刻就脸色煞白、满头冷汗,也是最快速度给亲戚翻案赢了。
曾国藩干扰司法了吗?一把扇子,都是诗词,啥也没说,人家没有说情请托,但人家就可以心想事成为所欲为啊。
这些都是利用自身影响力,自身能量实际的解决问题。
然而,这些背后其实都不是检验某一个人的,而是检验和审视一个家族的整体实力。
一个没有家族托举和兜底的孩子,靠正常的努力,很大可能会走向落魄。
当你落魄的时候一定要断绝一切关系,断绝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,你只能靠自己爬出来。
不要相信所谓的什么具体的策略能够救你。之所以中年落魄完全就是规律的产物,是社会制度设计的产物,毕竟,这个社会不允许太多的人辉煌。
普通人家底太薄,又承担了巨大的责任,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压力山大,而有觉悟不结婚不生孩子的人其实并不多,因为我们年少的时候,都觉得我们会拥有完美的婚姻,我们还相信爱情,我们也相信我们会事业有成,会通过努力走向人生巅峰,因此总是希望我们能够快快长大成人。
但等你真的经历了,你会发现真正能够婚姻幸福的,都是有经济基础的,真正能够事业有成的,都是家底本来就厚的,或者是遇上大机会的。
正所谓成功是成功之母。人生只能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。
很多人的中年危机,看似是失业找不到方向,看似是家庭不和睦,看似是不会搞人际关系,实际上都是自身不够强大,不能够快速抓住时代的红利和机会,提升自己的能量和维度,把一切问题给冲淡。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临时解决问题都是徒劳的,甚至开源节流也没什么用,毕竟问题不是乱花钱导致的,其实大多数人之所以没钱真的就只是正常地活着,然后生个病就穷了,失业一段时间就穷了,买个烂尾房付个首付就穷了,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。
真正能够让你自救的,就是你开始放下尊严,开始做过去没做的事情,有的人向下开始去兼职开滴滴,管它什么时间象限,富爸爸穷爸爸的,上路搞钱再说吧。有的人开始疯狂剪视频做直播,管它有粉没粉,是不是韭菜,上场搞了再说吧。
当你不断不断不断的向命运发起挑战的时候,你的困境自然会出现裂痕,唯有一个人足够的决绝,足够的笃定,足够的坚持,才能真正的从固有命运里面跳出来。
一个残酷的现实是,上海有几套房的正常家庭,孩子只要快乐健康成长,长大正常随便读个大学(无所谓好坏,出国混个文凭也可以),毕业后随便找个正常工作或者哪怕开个小咖啡店,什么大道理不用说,就安安静静做个普通人。
这么简单的生活,一个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的普通孩子,可能几代人怎么努力都追不上前者,而十几年苦学,那些励志誓言,考试成绩,学生时期各种荣誉,讲过的各种大道理……可能在现实面前真的没什么用甚至一文不值。
因为现在社会天才和败家子都只有1%,剩下的98%的人都是由家庭条件决定的,可能是几代人的差距。